|
现象: (1)柴油机怠速时,在气缸的上部发出“嘎嘎”的敲击声。 (2)冷车时响声明显,热车时响声减弱或消失。 (3)该缸断油后,响声减弱或消失。 原因: (1)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大,活塞在气缸内摆动导致撞击汽缸壁而发出响声。 (2)活塞销与连杆衬套装配过紧。 (3)活塞顶碰到气缸衬垫 (4)连杆变形 诊断方法: (1)柴油机初启动时,低温运转,发出有节奏的“嘎嘎嘎”金属敲击声,将柴油机转速控制在最明显的范围内,然后缓慢加速至中速及中速以上若响声减弱或消失,可初步诊断为活塞敲缸响。 (2)将柴油机转速控制在声响最明显的范围内,然后逐缸断油,若某缸断油后响声减弱或消失说明此缸响。若柴油机温度升高后其响声减弱至消失,即可断定活塞裙部与气缸壁间隙过大。为进一步证实其诊断结论可将该缸喷油器拆下,向气缸内注入少量润滑油(20~25mL),慢慢转动柴油机,使润滑油付于汽缸壁与活塞之间,立即装上喷油器启动柴油机查听,其敲击声减轻或消失,运转短暂时间后又出现敲击声,则说明该汽缸与活塞间隙确实过大。 (3)若柴油机温度低时不响,待温度上升后,在中速时,发出极速而有节奏的“嘎嘎”的明显响声,温度越高,响声越大,并易分出前中后部位,做断油试验时,其声音没有多大变化,即可诊断为连杆轴颈与主轴颈不平行或连杆衬套轴向偏斜、连杆弯曲引起的活塞敲缸响。 (4)柴油机怠速时发出“嗒嗒”声,机体件有抖动,且温度升高后响声加大,若某汽缸断油响声加重则该气缸为故障气缸。 (5)柴油及低速时,发出嗒嗒的金属敲击声转速提高后响声消失,而温度变化时其响声不变,若某缸断油响声反而加重,而且由间隔发生变为连续发响,则该缸为故障汽缸。 排除: (1)若活塞和缸套磨损严重,更换新的活塞缸套; (2)若是连杆轴颈与主轴颈不平行,可进行修理或更换; (3)若是连杆弯曲或连杆衬套轴向偏斜,更换连杆或连杆衬套; (4)若活塞销与连杆衬套装配过紧,可修磨活塞销或更换连杆衬套; (5)若活塞碰触汽缸垫,重新装配汽缸垫;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