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异响的类别(最常见的是机械异响) (1)机械异响:(主要原因是配合间隙过大) 曲轴主轴承异响,连杆轴承异响,凸轮轴轴承异响,活塞敲缸,活塞销异响,气门脚响 (2)燃烧异响: (3)空气动力异响: (4)电磁异响: 二、影响异响的原因: 转速,温度,负荷,润滑条件。 三、异响的现象、原因及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、曲轴主轴承响 现象: (1)柴油机转速突然变化时,发出连续“当当”的金属敲击声,严重时柴油机机体会产生振动。 (2)响声随着转速的提高和负荷的增大而增大,产生响声的部位在气缸的下部。 (3)单缸断油时响声无变化,相邻两缸断油时响声明显减弱。 (4)观察润滑油压力表,润滑油明显降低。 原因: (1)轴承与轴颈磨损,导致配合间隙过大。 (2)主轴承螺栓盖松动。 (3)主轴承与座孔配合松动。 (4)轴承润滑不良,使轴承合金层灼烧脱落。 故障诊断: (1)在缸体下部或机油加油口用听诊器查听,反复改变柴油机转速,突然加速或减速时,如有明显的沉重响声,则是主轴承响。 (2)柴油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,当转速由低速转为中速,出现有节奏而沉重的响声,柴油机温度越高响声越明显。 (3)当单缸断油时,响声无变化,而相邻两缸断油时,响声会明显减弱。 排除: (1)若是主轴承螺栓松动,可按规定力矩拧紧; (2)若主轴承磨损使其与主轴颈配合间隙过大,或主轴承表面合金层烧蚀脱落,可更换主轴承; (3)若主轴颈磨损时,应更换曲轴。 2、连杆轴承响 现象: (1)当柴油机突然加速时,有 “当当当”明显而短促的敲击声。 (2)怠速时响声较小,中速时较为明显;柴油机温度升高时,响声无大的变化;响声随负荷的增加而加剧; (3)单缸断油时,响声明显减弱或消失。 原因: (1)连杆轴承螺栓松动。 (2)连杆轴承与轴颈径向间隙过大。 (3)连杆轴承合金烧毁或脱落。 (4)连杆轴颈失圆使轴与轴承之间接触不良。 (5)连杆轴承尺寸不符引起转动而阻塞油道或轴瓦破裂。 (6)润滑油压力不足,使连杆轴承润滑不良。 故障诊断:在拆下堵盖后的润滑油口仔细查听,其响声较大,严重时在柴油及附近就能听到具体方法如下: (1)柴油机刚启动处于低温时,由于转速低,油压低,柴油机发出“当当当”有节奏的清晰而明显的敲击声。而待油压上升后,若响声减弱或消失,则这种响声为个别连杆轴承间隙稍大或轴瓦合金层剥落所致。 (2)柴油机温度过高时,由低速突然加至中速,其发出的敲击声明显加重,而转速再升高时,响声减弱或消失此时进行逐缸断油试验,若某缸断油后,响声减弱或消失,而供油后消失则故障为该缸连杆轴承响,主要是连杆轴承间隙过大所致。 (3)诊断时必须检查润滑油压力,若响声严重,又伴有润滑油压力低可确诊为连杆轴承响,其原因是连杆轴承间隙过大。 排除: (1)若是连杆轴承间隙过大,检查连杆轴颈,若轴颈过小,更换曲轴;若轴承内径过大,更换连杆轴承。 (2)若是连杆螺丝松动,按力矩拧紧螺丝。 (3)若连杆大头失圆,更换连杆。 3、活塞敲缸响 现象: (1)柴油机怠速时,在气缸的上部发出“嘎嘎”的敲击声。 (2)冷车时响声明显,热车时响声减弱或消失。 (3)该缸断油后,响声减弱或消失。 原因: (1)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大,活塞在气缸内摆动导致撞击汽缸壁而发出响声。 (2)活塞销与连杆衬套装配过紧。 (3)活塞顶碰到气缸衬垫 (4)连杆变形 诊断方法: (1)柴油机初启动时,低温运转,发出有节奏的“嘎嘎嘎”金属敲击声,将柴油机转速控制在最明显的范围内,然后缓慢加速至中速及中速以上若响声减弱或消失,可初步诊断为活塞敲缸响。 (2)将柴油机转速控制在声响最明显的范围内,然后逐缸断油,若某缸断油后响声减弱或消失说明此缸响。若柴油机温度升高后其响声减弱至消失,即可断定活塞裙部与气缸壁间隙过大。为进一步证实其诊断结论可将该缸喷油器拆下,向气缸内注入少量润滑油(20~25mL),慢慢转动柴油机,使润滑油付于汽缸壁与活塞之间,立即装上喷油器启动柴油机查听,其敲击声减轻或消失,运转短暂时间后又出现敲击声,则说明该汽缸与活塞间隙确实过大。 (3)若柴油机温度低时不响,待温度上升后,在中速时,发出极速而有节奏的“嘎嘎”的明显响声,温度越高,响声越大,并易分出前中后部位,做断油试验时,其声音没有多大变化,即可诊断为连杆轴颈与主轴颈不平行或连杆衬套轴向偏斜、连杆弯曲引起的活塞敲缸响。 (4)柴油机怠速时发出“嗒嗒”声,机体件有抖动,且温度升高后响声加大,若某汽缸断油响声加重则该气缸为故障气缸。 (5)柴油及低速时,发出嗒嗒的金属敲击声转速提高后响声消失,而温度变化时其响声不变,若某缸断油响声反而加重,而且由间隔发生变为连续发响,则该缸为故障汽缸。 排除: (1)若活塞和缸套磨损严重,更换新的活塞缸套; (2)若是连杆轴颈与主轴颈不平行,可进行修理或更换; (3)若是连杆弯曲或连杆衬套轴向偏斜,更换连杆或连杆衬套; (4)若活塞销与连杆衬套装配过紧,可修磨活塞销或更换连杆衬套; (5)若活塞碰触汽缸垫,重新装配汽缸垫; 4、活塞销响 现象: (1)怠速和中速时怠速和中速时响声比较明显清脆,为有节奏的“嗒嗒”声。 (2)柴油机转速变化时相声的周期也随着变化。 (3)柴油机温度升高后,响声不减弱。 (4)该缸断油后响声减弱或消失,恢复该缸工作时的瞬间会出现明显的响声或连续两个响声。 原因: (1)活塞销与连杆衬套配合松旷。 (2)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配合松旷。 故障诊断: (1)当柴油机转速变化时,将听诊器触及缸体上部,可听出清脆连续的响声。 (2)该缸断油后,响声减弱或消失,在恢复供油瞬间,响声会突然恢复并出现双响。 排除: (1)若活塞销与连杆衬套配合间隙过大,应更换新的活塞销和连杆衬套; (2)若活塞销座和和活塞销配合松旷,应更换新的活塞销和活塞。 5、气门脚响 现象: (1)柴油机冷车发动时,响声易出现。 (2)声响与转速无关,只是偶尔出现清脆的响声,很快就会消失,严重时,此响声将频繁出现。 (3)声响出现时伴随个别气缸不工作,声响消失后恢复正常。 原因: (1)气门座圈于缸盖镶配过盈量过小造成的松旷。 (2)选用气门座圈的材料不当,热膨胀系数太小。 诊断与排除: (1)当声响出现时,伴随有个别气缸不工作现象;声响消失,柴油机又恢复正常,则可诊断为不工作气缸的气门座圈松脱。 (2)利用气缸压力表逐缸测量气缸压力,压力低的气缸为异响气缸。 6、凸轮轴响 现象: (1)柴油机中速时,从汽缸体凸轮轴一侧发出重重的响声;高速时响声混沌不清。 (2)单缸断油时,响声不变。 (3)凸轮轴轴承附近伴有震动。 故障原因: (1)凸轮轴轴承与轴颈配合间隙过大,松旷。 (2)凸轮轴轴承松动或轴承合金烧蚀、剥落或磨损过大。 (3)凸轮轴轴向间隙过大或凸轮轴弯曲。 诊断与排除: (1)使柴油机在响声最强的转速下,用听诊器在汽缸上听诊,若某处声响强并伴有震动,则可诊断为该处轴承响。 (2)进行断油试验声响无变化,可缓慢变换节气门,若怠速声响清晰,中速时声响明显,高速时声响由杂乱变得减弱,则可诊断为凸轮轴轴向间隙过大或轴承松动。 7、气门漏气 现象: 发生故障时,柴油机会出现启动困难,排气管放炮、冒烟,燃油消耗增加,以及出现异响等现象。 原因: (1)气门与气门座圈工作面磨蚀、烧蚀、密封不良而漏气。 (2)气门和气门座圈工作面有积碳,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。 (3)气门和气门导管间隙过大,气门杆晃动,导致接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。 (4)气门杆在气门导管内发涩或卡住,气门不能上下移动。 (5)气门弹簧失去弹性或弹簧折断。 诊断与排除: 在排除点火系统与燃料系统故障原因后,还不能确定故障时测量气缸压力,测量气缸压力或进气歧管真空度,可以比较准确的确定该故障,测量气缸压力时,气门漏气的气缸压力较其他气缸偏低。 8、液力挺柱响 现象: 柴油机运转时,出现有节奏的响声,怠速时明显,中速以上减弱或消失。 原因: (1)柴油机润滑油页面过高或过低导致有气泡的润滑油进入液压挺柱中,形成弹性气体而产生噪声。 (2)润滑油压力过低。 (3)润滑油泵,集滤器损坏或破裂,使空气吸到润滑油中去。 (4)液力挺柱失效。 (5)使用质量低劣的润滑油。 诊断与排除: (1)检查润滑油液面,视情况添加或更换,使油量处于正常状态。 (2)检查润滑油压力是否正常,检查液力挺柱是否失效。 排除方法: 拆卸油底壳检查润滑油泵,集滤器,更换润滑油;拆检配气机构,更换液力挺柱或气门导管。
|